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就已经在全球超过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开来,12月30日,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数据,美国24小时内确诊患者突破70万人,创下新冠病毒暴发以来全球单日确诊最高纪录。而新冠病毒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越南就有数千辆重型货车滞留在中越边境。 对此,越南方面呼吁中方紧急开放边境口岸,以避免造成巨大损失。就在12月31日下午,越南工贸部亚非市场司与越南谅山省、广宁省、高平省工贸厅配合,同中国广西商务厅举行视频会谈,以解决广西边境口岸的商品滞留问题。据越南媒体报道的消息,当地时间周五就有辆集装箱卡车滞留在越南边境。 这些等待通关的卡车装载的基本都是越南产出的水果,其中绝大多数都不耐保存,其中就有深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越南火龙果。据了解,由于一些水果濒临腐烂,已经有部分卡车无奈返回。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中国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越南最大的水果、蔬菜出口地,年的前11个月中,两国农产品贸易额达到了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19.5%。 在此次会谈中,越南工贸部表示,广西为了防疫暂停进口越南部分水果的措施“没必要”。越南方面认为这对双方的贸易发展以及部分企业造成消极影响,导致巨大损失。中国对于越南方面报道的“重大损失”表示理解,但是问题的根源在于越南并没有做好新冠病毒的防疫工作。12月末,浙江浦江县、金华市金东区、金华开发区、永康区等多地在对一批越南火龙果外包装进行检测时,均发现了阳性或弱阳性包装,这大大加重了当地的防疫负担。 此外,1月1日宁波通报的7例新冠确诊病例,通过基因组测序发现其为德尔塔AY.57变异毒株进化分支,与此前镇海区、上虞区的进化分支不一致,反而与近期越南发现的病例基因相似,这注定了中方对越南口岸的防疫措施会进行加强,越南方面也应当对中方的疫情防控措施表示理解。 当前越南的疫情防控措施并不容乐观,越南的日新增病例高峰为1.7万例。据越南卫生部当地时间1月3日晚间发布的最新消息,在过去的24小时里,越南新增确诊患者达到了例,其中仅河内就新增了例,已连续16天成为越南新增患者最多的城市。而作为越南最繁华的城市胡志明市,疫情也同样不容乐观。 据越南胡志明市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在12月31日对境外输入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的基因测序中,发现了5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由此可见,越南想要保障出口减少损失,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控制住本国的疫情。 实际上,自疫情暴发之后,越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抗疫成绩上都较为出色,这是因为越南在防疫体制上基本照搬中国,采取了最严格的防疫措施,越南也有政治基础实施全面防疫政策,因此越南一度被西方国家吹捧为“防疫模范”。然而到了年,越南方面在防疫政策方面开始出现转变,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越南的经济难以承受疫情带来的冲击。其次,越南相信了西方国家“与病毒共存”的鬼话。 越南在制度上向中国学习,近年来越南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出口,让越南的经济持续保持了高水平的增长,即便是在年,越南GDP也出现了正增长,涨幅超过2%,这一数据相比全球主要经济体可谓是相当耀眼。然而对于一个几乎完全以出口创收的国家而言,越南很难实施全面封锁政策。越南知道从长远方向考虑,严格的防疫政策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别的不说,中国的成功经验就摆在越南面前,然而越南最终还是没有魄力选择全面抗疫。 至于所谓的“与病毒共存”是西方国家提出的概念,在惨遭年新冠疫情肆虐之后,西方国家一度捡起了全面防疫政策,学习中国的防疫经验。其带来的好处是极为明显的,新冠患者的单日确诊人数显著减少。 但是在疫苗研发成功之后,发达国家提出了通过疫苗实现群体免疫,并推出了“疫苗护照”政策,即通过大范围接种疫苗,从而减小新冠病毒的传播范围,从而最终达到消灭新冠病毒的目的。欧洲国家通过“疫苗护照”政策释放了隔离防疫政策带来的压力。然而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击碎了欧洲的疫苗群体免疫论,疫苗并不能完全阻止新冠变异毒株的重复感染。而最近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更是彻底击碎了欧洲国家的疫苗免疫美梦,一周以内,法国单日确诊人数突破23万人,英国单日确诊突破16万人,而美国单日确诊则突破了70万人,可见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来势汹汹。 实际上,早在年8月份,越南就已经开始迎接最严重的一波新冠疫情,而作为越南的经贸中心胡志明市则成为了“重灾区”,因为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一度占据全越南的80%,胡志明市开始执行最严格的防疫措施。然而此时已晚,越南疫情开始持续失控。截至目前,越南累计确诊患者超过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3万例。 无数的例子都已证明,严格而科学的防疫政策有助于经济恢复,反之则必然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在越南遭受第二波疫情冲击后,其原本脆弱的工业供应链濒临断裂,其在经济上造成的长远损失显然大幅超过了其防疫成本。对于当前的越南而言,应当从根源上加强疫情防控政策,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进口商的“宽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