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明朝灭亡的主因是辽东的建州女真崛起,码字的翻看史料发现,明朝在应对建州女真的战略上总是摇摆不定。

明朝自努尔哈赤万历四十四年(公元年)自立为汗建立后金,到顺治元年(公元年)清朝进入北京,这28年间明朝的辽东统帅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而明朝的朝堂之上对于该如何处置辽东的危局的争论也是从未停歇。

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年),努尔哈赤在统一了女真大部分部落后称汗,建立国号为金(为于金朝区分后世称为后金),定都赫图阿拉(位于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定年号为天命。

努尔哈赤虽然未明确称帝,但是年号仅有皇帝才可以使用,因此作为明朝羁縻藩属的建州女真立国这个是它的自由,但是使用年号那就是公然宣称自己与明朝平起平坐,是对明朝的直接挑衅了。

然而好面子的明朝,对于努尔哈赤这种僭越的挑衅行为却没有明确地表示。

一直到了万历四十六年(公元年)的4月13日,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后主动进攻明朝的边堡。随着后金军连下抚顺、清河,明朝这才如梦方醒,开始满帝国的调集军队准备反击后金。

直接进剿

这时的明朝还没有将后金太放在心上,毕竟明朝与蒙古已经缠斗了余年,强大如蒙古也没能从根本上动摇过明朝的根基,何况只是辽东的区区建州女真。因此明朝上下充满了乐观,认为只要明朝大军一到就能将努尔哈赤手到擒来。

于是在启用统率大军剿灭努尔哈赤的主官上,当时明朝掌握内阁的浙党决不允许别家染指。可是浙党都是一些行政系统为主的官僚,他们中实在是缺乏懂得行军作战的成员。因此选来选去,浙党最后只好任命了东征援朝时有带兵经历的,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第一任经略。

可是这个杨镐在朝鲜最知名的一战,就是他率领的优势大军在蔚山之战中惨败给了日军。不是辽军骑兵其后在王京(今首尔)南部击败了日军追兵,那朝鲜半岛可能就会被日军趁势席卷而下了。

调集军队到辽东围剿后金,也暴露出了明朝军事、行政体制诸多问题。历时大半年的时间,明朝才从全国调集了数万军队。然而这么长的时间里,明朝在调集各地军队的同时,却没能为援辽的大军调集充足的粮草。

军事水平不咋样的杨镐也意识到粮草不足,可是他向朝廷请求调拨粮草的奏章,却只换来了吝啬的万历皇帝要他尽速剿灭后金擒斩努尔哈赤的训斥。眼见将要粮草不支的杨镐已经不能等计划中的援军全部开到了,只得硬着头皮提前出兵了。

杨镐在出兵前按照惯例,派人给努尔哈赤送出一封劝降信,信里表示明朝的47万大军会分兵四路进剿后金。杨镐说什么47万大军自然是虚张声势,当时明朝四路大军出兵数量为:

北路军开原总兵马林带领明军2万和海西女真的叶赫军1万;

西路军山海关总兵杜松带领明军4万;

南路军辽东总兵李如柏带领明军3万;

东路军临洮总兵刘綎带领明军1.5万和朝鲜军1万。

据说明军本来计划调集的军队为20万,但是明军实际上出击的只有10万余人,应该还有数万援军尚未开到指定位置。而另一边的努尔哈赤,他这时尽起八旗老幼,大概也只能凑起一支4万人左右的军队,其中带甲之士或者说机动部队2万人。

由于杨镐信中透露出了明军的出兵的方向,这让努尔哈赤决定冒一次险,趁着明军分散主动出击一一击破。努尔哈赤的这个决定是非常冒险的,这意味着后金要仅以最多3万人的兵力,迅速击溃明军的两路主力大军才能达成作战目的。努尔哈赤判定明军的主力军会从西面来,因此他在获得杜松军的情报后便立即率军出击了。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年)三月初二至三月初四,短短4天时间里,后金军机动部队在努尔哈赤地率领下,迅速击破了明军的东西北三路大军,阵斩明朝名将杜松、刘綎。由于明军的主力杜松军是在萨尔浒被击溃的,所以此战被称为萨尔浒之战,此战也是八旗最为经典的一战,是军事史上堪称教科书一般的机动作战范例。

萨尔浒一战,明军虽然折损了从全国调集的精锐5万以上,但是以明朝那庞大的体量按理说并非不能承受的损失。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一战后明朝便再也无力对后金发起攻势了,就剩下后金和其后的清朝单方面对明朝发动攻势。所以萨尔浒之战也暴露出了明朝的虚胖,说明明朝的动员体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寻机进剿

明军在萨尔浒大败后,由于明朝后续援军陆续到达了辽东,努尔哈赤并没有贸然南下,而是选择了拔除明朝在辽东边墙以外的据点,以及铲除自己的死敌叶赫家。

万历四十七年六月,后金军攻克开原,总兵马林战死;

万历四十七年七月,后金军攻克铁岭,煊赫的辽东李家就此落幕;

万历四十七年八月,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围困叶赫部东西二城,破城后杀叶赫首领金台石、布扬古,女真就此完全统一。

然后......不知为何努尔哈赤停了下来,这给了明朝一个喘息之机。努尔哈赤一生最后悔的大概就是这件事了,它令爱新觉罗家入主中原整整晚了一代人。

经历了萨尔浒之败的明朝已经彻底放下了对努尔哈赤的轻视之心,于是被满朝文武讨厌的熊廷弼被任命为了新的辽东经略,而他主张地死守辽东边墙寻机再进剿的策略,成为了明朝对后金的新国策。

当熊廷弼期在辽东忙得晕头转向的期间,努尔哈赤只是派出几支规模不大的后金部队试探辽东边墙防务,企图将明军引出辽东边墙来野战。但是熊廷弼不予理睬严令明军不得出战,而被萨尔浒之战破胆的明军也根本不敢再跟后金野战。

熊廷弼也不是一味地死守,他用重赏不断组织起小股精悍的游兵,主动出击到辽东边墙外猎杀后金的小队人马。这一战术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努尔哈赤不得不下令后金军民不得靠近辽东边墙。

努尔哈赤敏锐地觉察到了明军在辽东的变化,他放弃了下一步直接进攻辽东边墙的计划静静地等待时机。

随着辽东变得宁静,外部压力一降低,明朝内部的矛盾就爆发了出来。

熊廷弼被人参劾了,而参劾他的人是他的楚党队友们。想当年御史熊廷弼可是骂人的一把好手,但是他厉害也是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楚党战友们帮衬他,一开骂大家一窝蜂地冲上去。但是随着熊廷弼出任蓟辽经略,他明白了别人不易后,不得不收敛起了当年的做派。

可你熊廷弼高升了,你的战友们还是苦逼的两袖清风的御史啊,所以他们还在骂人,但是熊廷弼却不愿意再陪他们骂了。

你熊廷弼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

很快熊廷弼便捅了马蜂窝,他向朝廷要兵18万、马9万匹,还要年饷万养这些人马。在我们这些后人看来,其实熊廷弼的这个要价一点也不过分,但是在当时的明廷众臣看来这无疑是‘狮子大开口’。于是昔日熊廷弼的骂人战友们抓住这个机会一拥而上,还好东林党的杨涟力保了熊廷弼,才让他逃过一劫。

但是熊廷弼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在泰昌元年(公元年)十月,熊廷弼最终还是主动辞职走人了,辽东军务只能暂时由辽东巡抚袁应泰接手。袁应泰搞后勤搞建设确实是一把好手,可是他真的不懂行军作战啊。

得知熊廷弼走人后,努尔哈赤立马就来了。

天启元年3月13日夜,后金军攻取了沈阳,明军2万余守军全军覆没;

天启元年3月14日,后金军在沈阳城南的浑河,歼灭了辽阳方向开来的2万余明朝援军;

天启元年3月19日-3月20日,后金击破了辽阳城外的明军;

天启元年3月21日,后金攻克了辽东最大的城市,当时的省府辽阳,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殉国。

蓝色为辽沈之战后明朝在辽地的控制区

辽沈一战,熊廷弼好不容易练出的数万精兵全部葬送,辽东地区尽为后金所得,明朝不得不退守狭长的辽西走廊。

面对这种危局,明廷只好是重新启用熊廷弼了。熊廷弼离职后又复职的遭遇,其后孙承宗、袁崇焕都遇到过,明朝在辽东的失败与这种主官难以久任有着极大的关联,这也揭示了明朝的内部斗争是多么的激烈。

然而复职的熊廷弼却发现自己这个经略没有了用武之地,因为辽东现在是驻守广宁的新巡抚王化贞说了算,他手下控制着6万大军,而熊廷弼能调动的只有山海关的人马。更重要的是,王化贞这个人人缘极好,他在浙党和东林党都吃得开,这让杨涟也没法帮熊廷弼了。

王化贞在后金攻入辽东边墙后,收拢军民扼守广宁,成功地安定了辽西走廊的民心,为了明朝守住了辽南半壁居功至伟。但是这个老兄问题也很突出,他一直嚷嚷要大军东进一举荡平后金,可他却不勤练士兵。面对后金随时可能的西进,他也没有积极进行防御部署,更要命的是他还十分信任与努尔哈赤暗通的李永芳。

辽人不可用,西部不可恃,永芳不可信,广宁多间谍可虞。

熊廷弼对于王化贞的缺点的这一段总结算是十分到位,但是他有一样说错了。王化贞是明朝末年主张用辽人守辽土的鼻祖,他的这个策略以后的孙承宗、袁崇焕会证明是正确的。

平心而论,熊廷弼二次出任辽东经略并没有起到什么正面的作用,他不顾国家安危一味跟王化贞争权,所以其后他被明廷追责斩首也并不过分。

面对一代天骄努尔哈赤还这么大意,王化贞的结局可想而知。

天启二年(公元年)元月后金大举西进,而李永芳趁机作乱夺取了广宁的控制权,当努尔哈赤大军兵不血刃进入广宁时,王化贞已经跑了两天了。

一路狂奔的王化贞在大凌河,遇到了率领人马来救援的熊廷弼,于是《明史》难得文艺一把,向我们展示了王熊二人那场年前的对话。

化贞哭,廷弼微笑曰:“六万众一举荡平,竟何如?”

化贞惭,议守宁远及前屯。

廷弼曰:“嘻,已晚,惟护溃民入关可耳。”

乃以己所将五千人授化贞为殿,尽焚积聚。

熊廷弼一路撤退时将物资毁得干干净净,所以当努尔哈赤亲率的大军追到一个离山海关里的土围子时,后金军已经粮草不济,努尔哈赤只得放弃继续向山海关进军退兵。

努尔哈赤去北京封贡9次进出山海关,但是他和他的子孙都从未能打到山海关下。

努尔哈赤退兵的地方正是宁远卫,王化贞想用那破破烂烂的土围子硬抗后金大军,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他最终还是不想死,跟着熊廷弼一起逃入了关内。

明朝经此一役,辽地全部丢失,剿杀后金已经成为了天方夜谭,对于明朝来说现在需要担心的是,自己的老窝北京会不会被端掉了。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如果对码字的感兴趣请继续欣赏

史林探秘:宁锦之战后袁崇焕身上的谜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