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可见豆腐不易长期食用的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xinlitiaojie/m/26043.html
肇庆市广播电视台官方       给你不一样的新闻资讯

  炎热的夏天,居住在竹林深处的广宁人,都会迎来初夏的蝉鸣。树枝上,草丛中,竹杆下都是“竹蝉”高歌的舞台……

一首关于竹蝉的“广宁民谣”

  广宁是中国青皮竹的主产区,广宁的“竹蝉”一般是在每年的5、6月份从竹林中产生。以前广宁农村曾流行着一首这样的民谣:“蝉仔叫,荔枝熟;萝卜仔,煮猪肉;煮到吾生吾熟,(B个)吃E又啼哭。”

  从这首民谣可以说明,广宁竹蝉产生的季节,正是荔枝成熟的夏季。

  竹蝉是从竹颇下边的泥土中“贡”(钻)出来的,初出来时弯着背,带壳,在农村叫“垄背极”,一般是选择在晚上出土。初出土的“垄背极”会慢慢地爬上竹头或较矮的竹枝,然后慢慢“脱壳”……这时,刚刚脱壳的竹蝉身体和翅膀还很软,要在竹枝处停留相当一段时间,等早上翅膀硬了才能飞走。

应季美味“油炸竹蝉”

  以前在广宁的农村,由于物质生活十分贫乏,所以绥江沿岸一带的村民在夏季晚上都喜欢三五成群地去竹园“照蝉仔”来补充伙食。村民们手拿用竹篱做成的“火把”,一般只要刚出土的“垄背极”或者刚脱壳的嫩蝉仔,带翅会飞的就不捉,因为蝉仔老了口感不好。当时由于生态比较好,竹园里的蝉仔特别多,照一个晚上落来,还真有三、五斤。回去灼水后再用盐油炒,在当时也确实是一道很不错的美食。

美味“油炸竹蝉”

童年捕蝉工具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广宁农村的孩子没有什么可玩,于是都喜欢去“吸蝉仔”。先是用一条几米长的竹子,顶头套一条弯成“颇箕”形状的竹片,然后就通“大巷”去撩蜘蛛网,利用蜘蛛网的粘性就可以“吸”树上的蝉仔,这些童年回忆在以前农村也是一种乐趣。

来源:今日广宁   肇庆手机台记者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