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海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2154.html本报记者巫美桥红通讯员周琥王学政11月27日,走进平乐县沙子镇保安村古等屯富农竹虫养殖示范园,在多平方米的饲养车间内,整齐摆放着一排排饲养竹虫的塑料盆。养殖场业主谢富杰正陪同客户查看种虫长势,养殖场的员工精心备料准备喂虫。这里曾是年产1.6万只竹鼠的自治区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转型成为桂林市最大的竹虫养殖示范园。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竹鼠被列入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禁养陆生野生动物范畴。“养殖竹虫投资小、利润高、回收期短、见效快。”前来预定竹虫种苗的邓先生说,竹虫养殖市场前景广阔。“竹鼠禁养后,补偿款也够偿还投资竹鼠的银行贷款,我从今年6月开始考虑转型,在网上查询到竹虫养殖市场、养殖周期和产品市场前景,便从广东省广宁县购回种虫开始养殖。”谢富杰说,今年7月,养殖场成功引入第一批种虫盆(约2万多只),目前已发展成月产公斤竹虫产品、月产值达20多万元养殖规模的竹虫养殖示范园。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谢富杰还承包了多亩山地和一些林地,计划利用林地发展中草药材种植。在养殖场产业转型后,谢富杰不忘村里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帮助之前一直在养殖场务工的8名贫困户重新返岗,人均月收入-0元。和谢富杰一样,平乐县沙子镇渡河村竹鼠养殖合作社也将多万元的政策调整补偿款用于扩大百香果种植规模,现已发展百香果种植多亩,长势喜人。位于平乐县青龙乡平西村的白鹇养殖场,现已更名为平乐县茶树林养殖家庭农场,转型发展香猪和原香鸡养殖。“目前,家庭农场转型发展香猪多头、原香鸡多羽,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广东、湖南等省及区内南宁、梧州和贵港等地。”脱贫户莫耀刚说。据统计,今年以来,平乐县在册登记的多家禁养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殖主体全部主动退出。截至目前,该县原陆生野生动物繁殖主体逐步完成从脱贫致富到产业转型、转行,在新的起点上转移发展畜牧业或果蔬、茶叶、中草药材等种植业,走出新的致富道路。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