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其中,广宁县人大代表、广宁县宾亨镇党委书记黄捷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

“宾亨镇户名贫困群众脱贫任务必须如期完成,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黄捷同志义无反顾地扛起了宾亨镇近两千名贫困群众脱贫重任,这位年出生的乡镇干部,深刻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落实落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统筹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同步发展,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实现所有贫困群众如期脱贫退出,2条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

坚守初心使命,推进脱贫攻坚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黄捷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扛在肩上、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即便是经济发展项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如既往将主要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好宾亨镇脱贫事业。

他在脱贫工作中较真,一次调研中,他发现贫困户档案存在不实不细普遍性问题,便连夜部署,与工作人员一同对各项指标任务逐一“过筛子”落实整改。

“扶贫要先扶志,不能只是摊着手等扶贫资金到位”。在日常遍访贫困户的工作中,黄捷时常这样对贫困户说。作为一名“脚下沾满泥土”的干部,黄捷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激发这些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就业问题。在疫情期间,黄捷通过多方联系,整合各渠道资源,安置了72名贫困户到公益性岗位、3名贫困户为护路员,推荐了20名贫困户到镇内企业工作;复工复产后,累计落实名有劳动力贫困户转移就业。

强化责任担当,抓好脱贫攻坚

作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黄捷做到了“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面对脱贫任务重、底子薄的客观现实,黄捷创新性推行干部“包村包户”工作机制,建立30多本任务台账和40多份责任清单,实行挂图作战、按图销号,用层层压实的“扶贫责任链”串起环环相扣的“脱贫攻坚链”,构筑起宾亨镇脱贫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他统筹镇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力量,明确责任分工,协同配合落实。他协调成立藤编扶贫工作坊,并投入7万元扶持其发展壮大,带动43名贫困户和群众就业增收。此外,他还成功帮助中村村优质水稻申报一村一品项目,投入54万元发展百香果、玉米、巴西香蕉等项目,实现减贫益贫目标。

带着感情温度,打赢脱贫攻坚

作为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人大代表,黄捷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始终守护“当好代表为人民”的初心,贫困户生活有没有改善,是黄捷一直记在心头的事。在完成遍访基础上,坚持每月入户走访贫困户,殷切关怀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设身处地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谋划长远发展。同时,深度了解帮扶队员的工作和生活,亲力亲为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着力务实脱贫攻坚工作人才基础。他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带着感情和温度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在黄捷的多方争取、不懈努力下,宾亨镇累计投入万元实施危房改造,户贫困户住上安全住房;投入多万元统筹实施光伏发电等扶贫项目,实现贫困户每人每年增收元。疫情期间,累计推荐就业70多人次,成功就业66人;解决贫困户大病、重病补助问题12条,帮助45户贫困户实现家居环境提升。

鼓足干事热情,巩固脱贫成果

消除“贫困”,不仅仅是减去了两个字,更是搬走了老百姓面临的一座座大山,黄捷的艰苦奋斗和宾亨镇的显著脱贫成绩得到了认可,黄捷也因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我虽然得到了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但我觉得这个荣誉不是属于我自己的,而是属于大家的”,黄捷如是说。从北京受奖回来后,黄捷就把荣誉“藏”起来了,回到宾亨镇,全身心投入到繁忙的基层工作当中。

落实“一摘四不摘”要求,争取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进一步提升低保户李某敏一家的居住环境;协调解决藤编工作坊厂房、水电、设备及部分租金等问题,帮助残疾群众从“无所事事”到自食其力;多方联系拓宽贫困户的就业渠道,成功协助脱贫户谢某新自主创业……在宾亨镇推进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道路上,黄捷奋斗的双手、帮扶的脚步从未停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黄捷将继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下功夫,使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畏艰难,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并赓续脱贫攻坚精神,结合乡村振兴书记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宾亨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广宁人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