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教研促发展 信息融合展新篇 ——县教师发展中心在我校举办省级信息化中心学校和市级“互联网+”联盟学校建设工作研讨活动 四月的广宁大地,处处都春意盎然。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信息化中心学校和肇庆市教育局“互联网+”联盟学校建设的有关通知精神,为充分发挥作用,引领和带动区域内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年4月28日,县教师发展中心在我校举办为期1天的省级信息化中心学校和市级“互联网+”联盟学校建设工作研讨活动。 活动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举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数字教材应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当天上午,来自县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有关学科的教研员,十所辐射学校(广宁周其鉴红军中学、古水中学、元恺学校、城南学校、北市中学、联和中学、螺岗中学、洲仔中学、排沙中学、赤坑中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导)处主任、学科组长、相关科任老师,还有中学片区1学校(广宁中学、广宁第一中学、钱学森学校)的相关科任老师共多人参加活动。上午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由我校与十所辐射学校的科任老师进行同课异构优秀课例展示。第四节课分学科分地点进行评课。这次活动,共有七年级语文、英语、体育,八年级数学、历史、道德与法治、物理、地理、生物,九年级化学等10个学科20位老师的同课异构。 活动中,各辐射学校积极配合,各授课老师之间相互交流,他们做到课前认真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编制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课堂上,他们目标明确,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倒计时、随机点名等教学手段,有的还结合使用微课视频,使出各自的绝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良好,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尤其是理化生学科的老师,还能充分利用实验,通过可视化的实验操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评课共分10个学科同时进行。评课过程中,县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及相关学科的教研员分别深入到各科组参与点评,各学科的老师都积极主动参与评课,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各学科的教研员对授课情况,进行了精彩全面的点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我校乃至全县各学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开展专题培训 是日下午第三节,在我校厚德楼一楼阶梯1室,来自广宁第一中学的祝耀安老师作专题讲座《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有效减负的智慧课堂》。讲座由黄建设副校长主持。祝老师从智慧课堂的内涵入手,阐述了智慧课堂的目的、标准、原则和策略、模式,以及创建智慧课堂的氛围、教师专业智慧成长、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该讲座为今后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构建智慧课堂提供了方法和策略,也为老师们在论文发表、职称评定等方面作了指导,提供了途径,大家获益匪浅。 同时,为促进老师们对讲座内容的理解,加强交流,他还现场为老师们免费赠送近期出版的专著《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智慧课堂》。 三、召开省级信息化中心学校和市级“互联网+”联盟学校建设工作研讨会 当天下午第三节,来自县教师发展中心的相关领导以及辐射学校的校长集中我校德友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就我校省级信息化中心和市级“互联网+”联盟学校建设工作进行座谈交流。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我校陈莹庄校长向与会人员简单介绍了学校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项目及项目的进展情况;县教师发展中心高志钿副主任对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工作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县教育局副局长、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肖有灼同志结合信息化中心学校的建设工作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和建议,他希望各学校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与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共同进步。 本次活动,通过开展同课异构、专题讲座、座谈交流,促进了片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学与教研交流,加快了教师教学方法与观念的转变,带动了区域内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了我校省级信息化中心学校和市级“互联网+”联盟学校建设工作的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end- 文稿:黄建设 图片:学校信息中心 编辑:陈世麒 审核:陈莹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