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日前, 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在广州举行。 其中,肇庆共有广宁县宾亨镇仁尚里村 驻村第一书记杨智刚等17名个人, 中共广宁县古水镇委员会等 11个集体受到表彰。 ↓↓↓ 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名单(肇庆市17名) 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名单(肇庆市11个) △图源南方+ 今天就跟小编去宾亨镇仁尚里村 和古水镇湘下村去看看 当地的脱贫攻坚故事吧~ 仁尚里村: “造血”帮扶燃出新希望 广宁县宾亨镇仁尚里村村民 王杰是一名驾驶员, 除了这份工作, 他还和妻子在村里开了一家 兼具物流中转业务和体育彩票销售业务的店铺, 每天过得忙碌而充实。 “现在的生活,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王杰常常感慨。 △图为王杰在村里开的店铺。受访者供图 王杰曾是一名贫困户, 30多岁时患了股骨坏死, 巨额的医药费让原本幸福的小家不堪重负。 老婆和他离婚后,他更是一蹶不振。 王杰:当时没有收入,经济负担沉重,准备放弃治疗。这样的日子没有希望。 年, 广宁县宾亨镇仁尚里村驻村 第一书记杨智刚 刚来到村里便听说了王杰的情况。 △右二为杨智刚。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面对陷入困境的王杰, 杨智刚常常去开导他,重燃他对生活的希望。 同时,杨智刚联系了王杰的亲戚, 帮他借款入院治疗。 现在,王杰的身体已基本康复, 不仅能够从事简单的轻体力劳动, 还成了社区的残联联络员, 也再次结婚成了家。 △梁璟薇摄 在全家的生活状况明显好转、 生活更有盼头之际, 王杰勤劳致富的干劲也逐渐活跃起来, 多次向杨智刚等扶贫干部表达了 想要在家周边就业、创业的意愿。 于是,杨智刚和工作队便适时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形式转换,结合王杰及其家人的意愿,积极开展就业培训,联系有关部门和企业,最后帮王杰找到了一份驾驶员的工作,并帮助他们在村里开了一家兼具物流中转业务和体育彩票销售业务的店铺,增加收入。 如今, 王杰一家住进了重新修整一番的房子, 家庭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 真正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不久前, 他的儿子还顺利通过培训, 在广州成为一名厨师。 王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对生活有信心,诚实做人,幸福就会奋斗出来! 湘下村:小小西瓜种出特色产业 “这西瓜,真甜!” 进入夏季,天气开始炎热起来, 不少人都专门驱车来到古水镇湘下村 寻味皮薄肉多,清甜爽口的 古水西瓜。 △上3图图源广宁发布 湘下村素有种植西瓜的传统, 但多为农户零散种植。 年, 在中山市发改局联合帮扶组 驻湘下村工作队的牵头下, 湘下村开始了西瓜的规模化种植。 △农户在进行除草工作。梁璟薇摄 古水镇副镇长孔令光:年,以申请县“一村一品”为契机,湘下村把种植“古水西瓜”确定为特色扶贫产业。 湘下村还把原本闲置的山地 整合流转起来, 成立了湘下村“古水西瓜”示范基地, 并形成了以党支部领导为监管, 村委会作推广宣传,合作社承包销售, 贫困户入股分红和就地就业, 专业人员技术入股的运作模式。 △图为年7月,肇庆市广宁古水镇第一届西瓜节暨消费扶贫展销会现场。图源中山扶贫信息网 对于曾是湘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 陈少娟来说, 古水西瓜的甜, 不仅甜在口感,更甜入了心坎。 陈少娟:以前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元,现在通过在基地干活和做乡村保洁员,月收入能达到四千多元,家里也添置了很多新电器,生活有了新盼头。 △梁璟薇摄 为了让古水西瓜和本地农产品走得更远, 湘下村还建立了 1个村扶贫产品物流电商网点, 并落实了2个公益性电商专员岗位。 通过电商、仓储、物流、零售的销售方式, 该网点年营业额达到了30多万元。 古水镇副镇长孔令光:现在,古水西瓜已成为我们镇发展的特色农业项目之一。截至目前,古水镇种植西瓜多亩,参与项目的村民多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6人,每年每户可增收3千至5千元。 △图为古水镇湘下村。梁璟薇摄 从“输血”到“造血” 重燃帮扶对象生活希望, 到规模化种植古水西瓜增加村民收入, 广宁县积极转变帮扶思路,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站在新的奋斗起点, 让我们一起期待广宁县 书写出乡村振兴事业新的华章。 部分资料来源肇庆市乡村振兴局 记者编辑梁璟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