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砂仁来源于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植物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绿壳砂A.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T.L.WuetS.或海南砂Amomumlongiligulare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收载。 阳春砂:呈钝角三棱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2-2厘米,直径0.8-1.5厘米。外表棕色,密生短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数个连生于总果柄上。果皮薄而软,略革质,易纵向剥裂。内含种子多数,集结成与外壳相同的团状,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辨有种子6-15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毫米。表面棕红色,有细皱纹,外被菲薄质假种皮。质坚实,胚乳灰白色,油润。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阳春砂 绿壳砂:壳砂仁形状略与阳春砂相似,略显瘪瘦,外壳皮淡棕色,刺状突起较稀疏,果皮较厚,与种子团紧贴,种子灰棕色或灰褐色。气味较阳春砂稍淡。剥去外壳的种子团称“砂仁”。呈三棱球形或三棱长圆形,长0.8-1.5厘米,直径0.8-1.2厘米。经加工整理后,外表被有一层白色粉霜(蛤粉)。筛选出的较大颗粒称“砂王”,小粒称“砂头”,散碎单粒称“砂米”,剥下的外壳称“砂壳”。国产与进口无区别。 绿壳砂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三棱,长约2厘米以上。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淡棕色,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5-17粒,种子直径1.5-2毫米,较瘦瘪。气味稍淡。 海南砂 混淆品 1.砂仁属(Amomum)(1)红壳砂仁A.aurantiacumH.T.TsaietS.W.Zhao主产云南。果实近球形,长1.3~1.8cm,直径0.7~1.1cm,果皮具稀疏而较长的刺状突起,被黄色柔毛,果柄长1~1.4cm。每室种子11~15粒,种子表面具细纵条纹。气香,味微苦。 (2)印度砂仁(尼泊尔豆蔻)A.subulatumRoxb果实长卵圆形,微弯曲,上端饱满粗圆,下端干瘪扁平,无明显三棱,长1.5~4cm,直径1.5~2.5cm,顶端宿存细管状花萼,基部有果梗痕。果皮硬而厚,表面浅灰色,有断续隆起的纵线。每室种子8~22粒。气微,味淡、无清凉感。 (3)海南假砂仁A.chinensisChenetT.L.Wu产海南崖县、儋县等地。果实卵形或长倒卵形,长1.5~2cm,直径1~1.5cm,钝三棱明显。表面被疏而长的扁形分支软刺。种子团每室8~12~19粒。种子扁球形,红棕色,皱缩。气无,味微苦、辛、涩。 (4)长序砂仁A.thyrsoideumGagnep产广西及云南南部。果实长圆形,长1.2~2.7cm,直径0.8~1.2cm,柔刺细而弯曲,刺长达0.2cm以上,基部增厚,果皮韧,不易纵向撕裂。表面灰棕色,有3条纵沟和明显纵棱。种子团每室5~15粒。气无,味微辛,无凉感。 (5)细砂仁A.microcarpumC.F.LiangetD.Fang产广西东兴和十万大山等地。果实卵状球形,长1.5~2cm,直径0.8~1.2cm。表面暗紫色,被疏而较长的软刺,顶端略弯。种子团每室10~30粒,种子黑色。气微香,味凉、辣。 (6)牛牯砂仁(疣果豆蔻)A.muricarpumElm.产广东阳春。果实类球形,直径2~3cm。表面棕褐色,具疏而长的片状分枝支刺。种子团类球形,每室14~18粒。气微,味淡。 2.山姜属(Alpinia) (1)山姜A.japonica(Thunb)Miq.又称建砂仁或土砂仁。产福建、江西、浙江等省。果实球形或椭圆形,长1~1.8cm,直径0.5~0.7cm。表面橙黄色,被短柔毛。种子团卵圆形,每室5~7粒。种子直径约0.3cm,表面深褐色,纹理不规则,常具透明边棱,外常被淡灰绿色假种皮。气微香,味微苦而辛、涩。 (2)华山姜A.chinensisRosc。又称湘砂仁。产湖南零陵、郴州等地。果实类圆形。外表土黄色,平滑,无棱线。种子团球形,表面灰棕色,每室2~4粒,排列紧密,种子表面可见纵细条纹。气微香,味微辛、凉。 (3)艳山姜A.zerumber(Pers)BurffetSmith产四川。果实卵圆形,长1.5~3cm,直径1.3~1.8cm,果顶有较大的宿存萼。果皮较厚,黄棕色,被黄色长毛,具明显纵棱线。种子多散落,直径0.2~0.4cm,表面棕褐色,被灰白色假种皮。气微香,味微辛涩,无清凉感。上述几种果实与砂仁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阳春砂主要分布于广东、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福建亦有分布,多为栽培。主产于广东阳春、高州、信宜、广宁、封开、新兴、云浮、丰顺、佛冈;云南勐腊、勐海;云南马关、潞西、瑞丽;广西防城、武鸣、隆安、百色、扶绥、灵山、钦州;福建长泰、同安、永春;四川合江、青神、宜宾、雷波;贵州沿河、关岭亦产。广东阳春、信宜、高州产量大,质量好,以阳春蟠龙金花坑产品为地道药材。绿壳砂主要来源于进口商品;主产于泰国、越南、缅甸、印尼等地,国内主产于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红河、文山;广东广宁及广西亦有少量分布。海南砂家野皆有。主产于海南澄迈、崖县,广西博白、陆川,广东。地方习用品:红壳砂仁和矮砂仁主产于云南;细砂仁主产于广西。 1、采收砂仁果实成熟期各地不同。一般于8月中、下旬,当果实表面颜色由红紫变为红褐色,果肉呈荔枝肉状,种子红褐色,嚼之有浓烈的辛辣味时采收。其成品生干比率可达23-25%。采收时,山区自下而上进行,平原则分畦采摘。用小刀或剪刀剪下果穗,收果后再剪去过长的果序柄,将鲜果分2级,再进行加工。采收时注意:切勿手扯果穗,以防扯伤匍匐茎的表皮;不要压倒植株和踩伤匍匐茎。2、加工 (1)焙干法:分杀青、压实、复火3个加工工序。杀青,将鲜果放入培筛约10厘米厚,摊平,置于炉上,盖上湿麻袋,炉内加湿谷壳发烟烘熏24小时。压实,待果实收缩变软时,装入竹箩或麻袋中,轻压一夜,使果皮与种子贴紧。复火,压实的果实再放焙筛上摊平,置于炉上,用炭火烘焙,经常翻动。在70℃以下,烘约6小时,晾干后包装。 (2)晒干法:分杀青和晒干2个工序。一般用木桶(称杀青木桶),每桶盛砂仁50公斤左右。加工时,将杀青木桶,置于熏烟灶上,装入砂仁,用湿麻袋盖密桶口,升火熏烟,至砂仁“发汗”(即果皮布满小水珠)时,取出摊放在竹筛或晒场上晒干。此法较简单,灵活,可分散加工;但时间较长,效率低,成品果质量差。 辛,温。归脾、胃、肾经。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3~6g,后下。 砂仁用双层麻袋包装,每件35公斤左右。贮于阴凉干燥处,商品安全水分10-12%。 本品易虫蛀,受潮生霉,久存泛油。染霉品表面可见菌丝;泛油后,色泽加深,表面呈油样物,种子团粘手,易散碎,泛油与生霉相拌发生,并互相影响。危害的仓虫有小圆皮蠹、大谷盗、烟草甲等,多蛀蚀种子团的纵薄膜隔及果皮,使其散碎。 储藏期间,多用密封抽氧充氮(或二氧化碳)养护。 小件可在包装内置生石灰、无水氯化钙等吸潮。轻度吸潮或生霉、虫蛀品,可摊晾,忌曝晒。 1.阳春砂规格标准统货,干货。呈圆椭形或卵形,有不明显的三棱。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种子成团,具白色隔膜;分成三室。子粒饱满,棕褐色,有细皱纹。气芳香浓厚,味辛凉微苦。果柄不超过2厘米,间有瘦瘪果。无果枝、杂质、霉变。 2.绿壳砂规格标准 统货,干货。呈棱状长圆形。果皮表面淡红棕色或棕褐色,有小柔刺。体质轻泡,种子团较小,间有瘦瘪果。无果枝、杂质、霉变。 3.海南砂规格标准 统货;干货。呈三棱状的长圆形。表面棕褐色,有多数小柔刺。体质沉重。种子分三室集结成团,籽粒饱满。种子呈多角形。灰褐色。气芳香。味辛凉而辣。无空壳、果柄、杂质、霉变。 4.净砂规格标准 一等:干货。为除去外果皮的种子团,呈钝三棱状的椭圆形或卵形,分成三瓣。每瓣约有种子十数粒,子粒饱满,表面灰褐色,破开后,内部灰白色。味辛凉微辣。种子团完整。每50克粒以内。无糖子、果壳、杂质、霉变。 二等:干货。形状气味与一等相同,唯种子团较小而瘪瘦。每50克粒以外,间有糖子。无果壳、杂质、霉变。 5.砂壳规格标准 统货。干货。为砂仁剥下的果皮。呈瓢形或压缩成片状。表面红棕色、棕褐色或绿褐色,有许多短柔刺;内表面光洁,色泽较淡。气微、味淡、无杂质、霉变。 备注: 净砂、砂壳是指海南砂、绿壳砂的加工品,执行同一规格标准。康美中药网客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最新供求信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