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那个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彭泽民(年-年),广东四会人。年加入中华革命同盟会,是吉隆坡分会负责人之一。年回到广州参加民主革命活动。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年参与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任中央干事会干事。抗战爆发后,向国民党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在香港创办《抗战华侨》,宣传抗日。年皖南事变后,同宋庆龄等联名写信给国民党当局呼吁团结抗日。建国后,曾任中央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首都归国华侨联谊会主席、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务。 陈焕章(年-年),字重远,广东高要人(今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砚洲岛),清末民初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孔教徒。15岁入广州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年乡试中举。年,联捷甲辰恩科进士。年赴美留学。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年归国,模仿基督教建制在上海创"孔教会",任总干事。康有为任会长。年被聘为袁世凯总统府顾问,入京,与严复、梁启超等联名致书参众两院,请定孔教为国教。年反对袁世凯称帝,离京返乡。年在香港设"孔教学院",自任院长。主要著作有《孔门理财学》、《孔教论》等。 薛六(年7月-年),广东广宁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加入广东省油业总工会,为该会广州工会组长。年起为广东省油业总工会职员。年回广东省广宁县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年4月当选为广宁县农民协会执委会委员、委员长。年6月任中共广宁县地方委员会委员、地委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年5月出席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委会委员。年10月起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年2月参与组织发动广宁暴动,任广宁苏维埃政府委员。年被捕,后在广州牺牲。 周其鉴(年-年),广东省广宁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广东早期的学运。年创立广宁县农民协会,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年四一二政变后,受省委的委派,前往清远、英德、曲江,组织武装反抗。7月底,遵照党的指示,率领工农革命军到南昌,参加南昌起义。不久,随军进驻潮汕。10月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回到广州积极参与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到清远坚持革命斗争。年1月23日在清远进行革命活动时,因告密被捕,被敌人杀害,年仅35岁。 余汉谋(年9月22日-年12月27日),字幄奇,广东高要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曾任陆军总司令,并一度主政广东。最后官至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一级陆军上将。曾被选为国民党第四、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晚年定居台湾,蒋总统并未追究其军事责任。余汉谋得以清闲安逸过日子,年病逝台北。 梁寒操(年-年),广东省高要县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早年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投身政界,年起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铁道部参事司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常务干事。在抗战期间先后担任蒋介石桂林行营政治部主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年当选国大代表及立法委员。年赴台湾,年病逝。 邓兆祥(年4月1日-年8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广东省高要县人。早年在黄埔海军学校等海军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国民党海军中任职。年2月25日,率部在上海吴淞口举行"重庆舰起义"。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号巡洋舰舰长,安东海军学校、快艇学校校长,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海军青岛基地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邓拔奇(年6月4日-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西怀集县(今属广东省)。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广东的工农运动,曾担任过党的基层和地方组织领导工作。年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秘书长,3月底,任省委委员。他经常往来于梧州、贵县、南宁、百色一带指导工作,并主持出版《广西红旗》周报。年春,到东江特委参加武装斗争。同年10月10日在大南山根据地田乾村召开东江特委常委扩大会时,被国民党反动军队四面包围,突围中壮烈牺牲。 黎雄才(年5月15日~年12月19日),广东省肇庆人,祖籍广东省高要。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三十年代初作品《潇湘夜雨》荣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年创作的《武汉防汛图卷》被美术评论界誉为"抗洪史诗"。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顾问,广州美术学院顾问、教授。 黄友棣(年或年1月14日-年7月4日),出生于广东省高要县。中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最知名的作品为写于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杜鹃花》。年于高雄当选国立中山大学87学年度杰出校友,年获辅仁大学颁发名誉艺术博士。黄友棣和另外两位同时期并长期共事的艺术工作家--韦瀚章及林声翕被称为"岁寒三友"。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