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体验异国风情是重中之重,越南的人文,从以下这些顺口溜里基本可以了解个大概。 公路苗条像根带,房子苗条尖顶盖; 男人头上绿帽戴,女人脸上纱巾盖; 人人都把拖鞋踹,旗袍开叉到腰带; 黑齿红唇老太太,睡觉吊在大门外; 赌场专门赚外快,电视配音一人代; 舢板商铺水上卖,吃碗米粉上万块; 粽子做成四方块,手抓生吃野青菜; 三轮车倒过来踹,火车跑在家门外; 汽车没有摩托快,摩托能把货山载; 老公吃粉老婆怪,女孩不敢穿吊带; 下龙海湾漂乞丐,景点门票坑老外; 不讲信用不必怪,厚礼红包显能耐; 茶盃共用也喜爱,客卧同厅又一怪; 穿着睡衣作买卖,火筒当作水烟袋。 越南的疆域狭小细长,交通同样如此,目前还没有完整的一条高速公路也没高铁。因此从下龙到河内不到二百公里花了四个钟才到达下榻地,也近距离看到了越南文字。以前受中国的影响越南用中国文字,后来改革用了近似于中国拼音的文字,不过比拼音多了两个声调为六个声调。 这是什么字?恭喜发财! 放下行李,立即打的到首都闹市中心(三公里左右花了三万越南盾,一百元可兑三十二万盾),近距离接触河内。 尽管己十一点了,河内闹市还是灯火辉煌,可看到高楼林立,并没导游说的如此落后不堪,也许是为了掩饰接待游客的服务条件而托辞吧。 还是太晚了,很多商店都己打烊,开门做生意的只有各个咖啡店,且不到一百米就有一间。 进了其中一间咖啡店,怕失眠不敢要咖啡,各花三万五点了一块法式蛋糕品尝,还真是“吃碗米粉上万块”。在此偷拍到连浦夜店都要化妆的越南美少女。 受法国多年的殖民,原来化妆品也是越南的特产,特别是香水。我在酒店住宿用过的睡衣回来洗了至今都还有香水味(偷笑)。越南的少女都喜欢化妆,搞清洁的也同样如此时髦。 天还没亮我们又要起床,清晰的看到对面“房子苗条尖顶盖”。下面这幅图是我们住宿的地方,也不大。 “男人头上绿帽戴,女人脸上纱巾盖”,如果分不清是男是女就看他她头上的帽,导游如是说。 “汽车没有摩托快”,作为首都的道路都是行人单车摩托汽车渗在一起,特别是摩托,连车牌都没横冲直撞。 各个银行的柜银机一起放在路边,很便利民众。 一位等待过马路的本地市民 在大巴上拍到在等红绿灯的越南人 这个是什么,哦原来是交警 这个也是交警么 在胡志明广场,总能见到形形式式的军人,除了门口站岗的外,总觉得松松垮垮的没啥战斗力。 嘻哈中执勤的越南军人 这算是越南的帅小哥吧 怎么在哪都可见到这位满身勋章的老军人,作秀的么 作为政治中心胡志明广场,与天安门广场毫无可比性,这座总统府倒是金壁辉煌,听说是以前遗留下的。 总算见到一位穿奥黛的女子,后面是人民大会堂 偶尔也见到真正的外国人 看来大妈的广场舞是国际性的语言啊 回程了,路边常看到这种寺庙以及豪华度不亚于民居的坟墓,越南的宗教氛围比中国的浓。 来回的中途都在这间饭店用餐,可近距离领略到越南这种不知名的民族乐器。其实越南的国粹是水上木偶戏,可惜由于时间不对没能看到。 再次回到广宁省府(越南六十多个省)下龙市。漫步于夜街头,很多地方都可看到中文字,这里的商贩大多会中文,在这里买东西用人民币比越南盾还便宜,如果没在河内消费根本都不用兑换货币。终于明白上一篇所说的中国人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了吧,因为这个省的经济来源基本都靠我们国人支撑。 在中途的购物店,才能如此近距离看清奥黛的款式 拍摄芒街市貌时,一位真正的越南帅小伙闯进镜头 越南商贩向中国游客兜售,人民币比越南盾还好用 懵了,这个绿帽的是男还是女? “粽子做成四方块”,美女出品,尽管贵五毛钱,也很抢手哟 过了这条桥,己接近国土,看到远处熟悉的高楼么,那是中国的。 回到口岸,依然是熙熙攘攘,再见了,能打的光头帅小伙! 回到北海,漫步老街,再次感受一下中国南方现存不多的骑楼。 完 谢谢观赏!期待下一次“随行随拍” |